您的位置:首頁 >焦點新聞 >

現代社會,騙子們早就在行騙技術和手法上都實現了全面“升級”

“10元返利100元,20元返利288元,30元返利888元,200元返利8888元,500元返利18888元。”這樣的紅包游戲你敢玩嗎?3月8日,哈爾濱女孩小高冒險一試,向對方轉出了500元,結果對方說還需再轉400元手續(xù)費才能返還18888元。小高提出不玩了,讓對方退還500元,得到答復是不能中途退出,她接著再索要500元時就被“拉黑”了。

天上不會掉餡餅,發(fā)500元紅包就能夠獲得返利18888元,如此高額“回報”的利誘,在類似騙術時有發(fā)生的背景下,稍微理性的人,恐怕都不至于“上鉤”。也或因此,這則被騙新聞被網絡轉載時,都打上了“如此低級的騙局這姑娘竟信了”的標題。其潛臺詞或許就是,連這樣都能被騙,確實活該??蛇@樣的騙局得逞,真的只能怪受騙者太單純?

的確,不少騙局在真相大白之后,都會讓旁觀者覺得太“低級”。但“旁觀者清”的邏輯往往并不適用于每個騙局的潛在目標,我們也不能過于高估個體的防騙意識。而不管騙術如何“低級”,將被騙首先歸因為受騙者的頭腦簡單,或都難言理性。

以這起案件為例,起初是當事人在一個聊天群里看到有人發(fā)信息,說有游戲非常刺激,給人發(fā)紅包就會收到翻一倍、幾十倍、甚至是幾百倍的收益。有人還在群里曬出了紅包返利的截圖,轉賬500元給對方后,果然收到了18888元的回饋。很明顯,這個騙局中,參與行騙的不只有一個人,而是各有配合,既有高利誘惑,又有“截圖”來獲取信任。加之網絡聊天群所塑造的“熟人假象”,也很容易讓人放松警惕??梢哉f,騙局的設計其實并不“低級”,不能低估其迷惑性。

事實上,在當前的網絡社會,不少騙局背后,都有著團伙化的精密分工,甚至形成了產業(yè)鏈條,可精準詐騙,個人再提高警惕,也可能防不勝防。但不少人還是習慣性將被騙與否歸結為個人的“智商”問題。如在2016年清華教師被騙上千萬事件中,就同樣不乏有輿論指責被騙教師“太傻太天真”。這種歸因,看似有道理,實則是一種膚淺的防騙觀。個人當然有必要具備一定的防騙意識和能力??扇绱?ldquo;低級”的騙術,依然有“市場”,僅將此視為是個人的防騙意識低,智商不夠,顯然是認知錯位。

且不說,在現代社會,騙子們早就在行騙技術和手法上都實現了全面“升級”,指望個體去對抗這種基于專業(yè)分工與協(xié)作的行騙網絡,根本就不切實際。一個正常的法治社會,也不應該逼著每個公民只能掌握全套的防騙技術才能免于被騙。要知道,無論是就一般的生活消費陷阱,還是專業(yè)化的電信網絡詐騙而言,我們都仍處于一個有著高受騙風險的社會。這種社會生態(tài)的形成,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是個體防騙經驗的更新未能跟上行騙“技術”的進步,歸根結底,還是社會的防騙治理網絡出現了相對滯后。

比如,類似事件發(fā)生后,與其去指責被騙者,更該追問的是,對如此“低級”的騙局,公安部門是否能夠迅速破案,為受騙者挽回損失?畢竟,相較于個人提高防騙警惕,公共執(zhí)法部門建立高效的防騙治理和執(zhí)法、預防網絡,才能夠最大限度壓縮騙局的生存空間。

將騙與被騙還歸咎為“智商”問題,某種程度上,說明我們的防騙觀依然處于前現代水平。這種不當歸因除了容易對受騙者造成“二次傷害”,也很容易消解防騙治理的嚴肅性,遮蔽騙術背后的真問題。因此,防騙治理要跟上,我們的防騙觀念也該與時俱進了。

最新動態(tài)
相關文章
美銀美林:港元很有可能成為交易中美貿...
40家擬上市公司終止IPO排隊,背后隱含三...
祥鵬航空應邀出席2018中國新興航空公司...
理財了!理財了!錢依然緊俏,終于找到...
春節(jié)后新基金大熱賣;房地產稅法今年難出臺
未來幾年哪里會是投行的富礦之地?投行布...
?